
有朋友私信留言,问纪检监察办案人在查办案件过程中,就办案安全而言,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。我感觉这个问题挺好的,因为当前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等手段多样,与传统型案件相比,办理难度增大,一个高质量案件的背后是全体承办人的汗水与坚持。如此不易,如果出现“办案安全”将导致整个案件的失败,可谓“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”,甚至可能断送了年轻、优秀纪检人的政治前途。
那么,从办案人的角度出发,如何保证“办案安全”,今天我们来简单聊一下,不穿衣戴帽,直奔要点。
图片
简而言之,办案安全是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工作中必须坚守的底线,主要包括被谈话人员的身体、心理健康等方面不出现自伤、他伤或突发疾病等问题。当然,广义上还包括办案人员的人身安全、证据安全(确保证据的合法性、完整性和保密性)等,在此不再赘述。大家记住两个维度,交叉结合。
这两个维度分别是谈话前、谈话中、谈话后;人、事、物。
(一)谈话前的人、事、物人:
在谈话工作开展前,就“走读式”谈话而言,做到被谈话人的“六必知”:
个人履历必知:了解谈话对象的职业背景、职务变动等。(方式:侧面了解、调取干部任免审批表等)
身体状况必知:掌握其健康状态,避免因身体原因引发意外。(方式:到医保局调取医保就医记录,查看有无大病、住院等信息)
性格特点必知:预判其心理承受能力,调整谈话策略。(方式:做好风险预估,从谈话身份特点(证人或被反映人、被审查调查人)、后果影响大小(无影响、轻处分、重处分或犯罪)等方面做好评估)
家庭关系必知:评估家庭因素对谈话的影响。(方式:侧面了解,夫妻、子女感情、家庭重大变故以及其子女是否存在中考、高考或参军入伍等情况,防止担心对子女造成影响,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。)
工作表现必知:分析其职业行为与案件关联性。(方式:了解工作积极性、获奖情况等)。
为人处世必知:了解其社交习惯,防范风险。(方式:了解其社交圈子的层次,个人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性格,是活泼开朗型还是忧郁寡言性)
事:
对这个“事”我要简单解释一下,其含义系需要处理或发生的动态过程或任务,包括事件和事务。
认真做好“谈话方案”“安全预案”,不要走形式,要有干货。比如,方案中要摸清谈话对象底数,限定要谈话内容的具体范围、风险评估、应急突发性事件的处置方案,做好人员分工,保证对女性被谈话人进行谈话时要有女性办案人员在场。同时,严格履行谈话审批程序,秉承未审批不谈话的原则,充分调取谈话时所需书证,明确好谈话的目的及所需达到的效果。通知谈话对象接受谈话时,要尽量采取平和的语言特点,防止被谈话人在到达谈话室前因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不必要的危险。
物:
提前准备好血压仪、便携式血氧仪、体温枪等工具,保证谈话开始后,视具体情况对被谈话人的身体状态进行实时监控,尽量选择在标准的软包谈话室进行谈话。却因办案需要,对存在高血压等健康风险隐患的人员谈话时,要提前开通绿色就医通道。
图片
(二)谈话中的人、事、物人:
谈话中要取得效果就必然要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,但对于走读式谈话而言,以办案安全为出发点,从谈话开始至谈话结束,被谈话人的心理压力波动图应当呈梯形图,即施压-保持压力稳定-减压,当被谈话人走出谈话室时要承担较少的心理压力。
另外,谈话不要超出方案及线索范围,撒网式进行谈话,要严格依据既定的目的就行谈话,并且保证始终有两名及以上办案人在场。谈话中更不要以不配合,就查处“家人”的问题进行言语上的威胁,既不符合办案规范,也违背了底线原则。这时候需要引用一些沟通技巧,比如政策宣讲、心理疏导、利弊权衡或者强调法律后果,而不是针对家人。更不能采取恶意久坐、疲劳、侮辱人格等方式进行谈话。
事:
在标准谈话室进行谈话的,要保存好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光盘,防止突发问题发生后,无法对谈话合法性进行证明。
物:
在标准谈话时进行谈话的,不要将文件夹、订书器、曲别针等物品带入谈话室内,防止被谈话人隐蔽获取后产生吞咽等危险问题。做好被谈话人的安检工作,其签字时使用安全笔。在办公室进行谈话的,要将上述可能发生危险的物品远离被谈话人,即使被谈话人表现出“谈笑风生”,也不要掉以轻心。
图片
(三)谈话后的人、事、物人:
谈话结束后,要做好“被谈话人”的手递手交接手续,同时做好被谈话人的思想解压工作,尽量选择与被谈话人身份职位对等的办案人,使其感受到组织的重视和关怀。对于存在隐藏安全风险的被谈话人,要由科室负责人或分管领导等进行思想解压。
事:
谈话结束后,做好跟踪回访,可以通过陪送人员及所在单位纪检工作人员进行了解。
物:
整理好全部涉案书证,防止出现丢失等问题,造成案件信息泄露等延伸的风险。
以上内容只是一些个人的拙见,仅供参考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