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日,湖北潜江市人民法院调解了一起令人瞠目的婚姻纠纷案——女子孙某在4年内闪婚5次,第4次离婚当天就与第5任丈夫登记结婚,并收取15万彩礼,婚后仅共同生活3天便消失!
法院调查发现,孙某的5段婚姻均呈现“相识快、结婚快、离婚快、彩礼高”的惊人相似性,为实质化解纠纷,同时考虑到案件特殊性,承办法官多次组织双方沟通,并进行细致地释法明理工作,最终双方自愿调解返还彩礼。此案一经媒体曝光,瞬间引发网友议论纷纷。
图片来自微博事件评论
案件始末:一场“15万彩礼,3天婚姻”的闹剧
2025年初,黄某通过婚介机构认识孙某,相识当天便谈妥15万彩礼,次日登记结婚。然而,婚后仅3天,孙某便“人间蒸发”,黄某无奈起诉离婚并要求返还彩礼。
法院深入调查发现:
- 曾有过婚姻经历:孙某此前已有4次婚姻,且都呈现出维系时间短特征。
- 高额彩礼成标配:每段婚姻均涉及高额彩礼。
- “无缝衔接”结婚:第4次离婚当天,孙某便与黄某登记结婚,婚姻如同“流水线”。
图片来自纵览新闻
最终,法院多次组织调解,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,同意解除婚姻关系,孙某同意向黄某返还15万彩礼。
法律焦点:何为“借婚姻索取财物”?
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民法典〉婚姻家庭编的解释(一)》第5条:
- 借婚姻索取财物:指一方以结婚为名,实际以获取财物为目的,无共同生活意愿的行为。
- 与正常彩礼的区别:正常彩礼基于婚约,而孙某的行为缺乏婚姻实质,仅以金钱为目的。
调解依据:
1. 婚姻存续期极短:5段婚姻均未超过数月,最短仅3天。
2. 无共同生活事实:婚后几乎不履行夫妻义务,迅速分居。
3. 高额彩礼成固定模式:每次婚姻均收取大额财物,且无合理用途。
如何避免成为“彩礼骗局”受害者?
1. 婚前充分了解:
- 查征信、婚姻登记记录(部分地区可查询)。
- 避免“闪婚”,至少相处3-6个月再考虑结婚。
2. 彩礼支付留痕:
- 通过银行转账,备注“彩礼”,避免现金交易。
- 签订书面协议,明确彩礼用途及返还条件。
3. 发现异常立即报警:
- 若婚后对方迅速消失或拒绝共同生活,及时固定证据并报警。
股票配资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