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空调好不好用,一半看安装”。不少人买了高端空调,却因安装马虎,出现制冷慢、冬季吵、漏水泡墙等问题。其实挂机安装做好 7 步,不仅能多省 5 年电费,还能避免 90% 的售后麻烦,别让安装毁了好空调。
1. 收货先验货:外观 + 型号别搞错
师傅上门送货,别着急签字让他拆箱!先检查空调内外机的外观,有没有磕碰划痕(运输中很容易受损),再核对机身型号和你下单的是否一致 —— 比如你买的是 “大 1.5 匹变频”,别被换成 “1.5 匹定频”,性能差不少。
验货要点:内机滤网处、外机散热片是重点检查部位,有凹陷或变形要当场拒收。核对型号时看机身贴的标签(不是包装上的),确认无误再让师傅拆箱,不然装完发现错了,退换货能折腾死你。
2. 铜管排水管:扎袋绑好防氧化
师傅把内机铜管扯出来就想装?拦住他!裸露的铜管接触空气容易氧化,时间长了会漏氟;排水管和铜管混在一起,也可能被挤压变形导致排水不畅。
正确做法:让师傅用专用扎袋(带保温棉的)把铜管和排水管绑紧,每 30cm 绑一道,确保铜管不外露、排水管不打折。尤其是铜管接头处,要缠好保温棉,避免冷凝水渗出弄湿墙面。
3. 内机位置:离顶离墙都要 15cm 以上
“装高点不占地方”?千万别信!内机离天花板太近,回风会被挡住,空调要多转 20 分钟才能降温;离墙壁太近,温度传感器会误判室温,要么制冷过度要么不够凉。
安装标准:
● 内机顶部离天花板≥15cm(做了双眼皮吊顶的,木工阶段就要预留出这个高度)
● 内机左右离墙壁≥15cm
● 出风口别对着床或沙发(直吹容易着凉)师傅安装前让他用卷尺量好,用铅笔做标记,别凭感觉定位。
4. 打孔要外低内高:雨水倒灌真要命
打孔时师傅要是垂直打,赶紧叫停!外墙孔必须 “内高外低”,倾斜 5° 左右,这样下雨时雨水才不会顺着管道流进屋里,不然墙面会发霉、墙皮会脱落。
避坑技巧:提前和师傅沟通打孔位置,避开承重墙和电线管(可以让水电师傅给标位置)。想隐藏空调管,就让师傅在吊顶或踢脚线里预留穿管槽,别让管子露在外面,丑还积灰。
5. 挂板必须调平:倾斜 1mm 都可能漏水
内机挂板装歪了,是空调漏水的 “第一杀手”!哪怕只倾斜 1mm,内机接水盘里的冷凝水也排不出去,会从底部渗出来,泡坏天花板或墙面。
验收方法:让师傅用水平仪放在挂板上,确保气泡在正中间。挂板固定要用膨胀螺丝(别用自攻螺丝),每颗螺丝都要拧紧,避免后期松动。我邻居家就是挂板没调平,用了半年墙面就被泡出黄斑,拆顶维修花了 800 块。
6. 增项费用:提前问清别被坑
“高空费要加 200”“铜管不够长加 1 米 150”—— 这些增项最容易扯皮。安装前一定要问清所有费用,比如:
● 高空作业费(一般 3 楼以上收,问清楚多少层起收、收多少)
● 辅材费(铜管、保温棉、支架要不要额外花钱)
● 打孔费(打混凝土墙会不会加钱)
注意:让师傅把所有费用列在纸上,签字确认,避免后期临时加价。铜管延长别超过 5 米(太长会影响制冷效果),支架选不锈钢的(别用铁的,容易生锈)。
7. 抽真空:没到 15 分钟别停!
这是最容易偷工减料的一步,也是影响空调寿命的关键!抽真空时间不够、没保压,管道里会残留空气和水分,导致空调噪音大、制冷慢,电费还会多花 30%,甚至用 3 年就漏氟。
死盯要求:
① 抽真空必须用双表阀真空泵(别用单表的,抽不干净)
② 抽真空时间≥15 分钟(定频空调 15 分钟,变频空调至少 20 分钟)
③ 抽完后保压 5 分钟,压力表指针不动才算合格
师傅要是说 “抽 10 分钟就行”,坚决不同意 —— 这一步省了,后期修起来更费钱。
空调安装真的别图快,每一步都要盯紧。师傅虽然可能觉得你 “较真”,但装完后凉得快、不漏水、噪音小,住起来才舒心。毕竟空调要用十几年,前期多花 1 小时盯安装,后期能省无数麻烦。
最后提醒:安装完让师傅试机 30 分钟,感受一下制冷效果,检查排水管有没有滴水,没问题再签字确认。
股票配资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