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象新闻记者 魏刘涛 通讯员 梁力元
晚上8时40分许,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调解室依然亮着灯。申请执行人乔某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,是一条银行到账提醒短信。执行干警赵文静长舒一口气,脸上露出笑容:“5000元执行款到账了,这个案子终于可以结了。”
一起简单的买卖合同纠纷,背后却是一波三折的执行过程。乔某做沙石零售生意,三年前他从汪某处购买沙石并支付了5000元订金,没想到钱付了货却没收到。汪某虽然写了欠条承诺三个月内还款,到期却未履行。几经催要无果,乔某将汪某诉至金水法院,法院判决后,案件进入执行程序,新的难题出现了。
被执行人汪某不仅不接法院电话,还躲在一个村子里玩起了“躲猫猫”。执行团队几次上门都扑了空,村里人大多不认识汪某,查控工作一时陷入僵局。另一边,电话中乔某的声音满是焦虑:“赵法官,找不到他人,这钱还能要回来吗?”
转机出现在一天上午。赵文静决定再次前往汪某所在村子查找他的踪迹,根据汪某的车辆信息和村民的只言片语,终于锁定了汪某的大致居住范围,但不确定是哪一户。赵文静再次尝试拨打汪某电话,以往不接电话的汪某这次竟接听了。赵文静表明身份后说:“我们现在就在你家门口,请你出来一下。”电话那头明显慌乱了一下:“我……我在家。”随后汪某从一户人家走出来。
展开剩余43%汪某虽然露面,但坚称自己没钱,并且想在自己的住所协商和解事项。对此,赵文静灵活调整策略,对汪某说:“这么热的天,执行局有空调,那里比较凉快,你和申请执行人坐下来好好协商一下。”赵文静将汪某带回法院,同时迅速联系申请人乔某让其前往执行局。
赵文静与汪某耐心沟通、释法明理,讲明其应承担的还款责任及拒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。经过几个小时的劝说、沟通,晚上八点多,在强大的执行威慑下,汪某同意当场还款。当他通过手机银行完成转账时,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。“真没想到为了这5000块钱,法官能追到村里,还忙到这么晚。”收到执行款的乔某十分感动。
这起案件虽然标的额不大,却折射出执行工作的艰辛与执行法官的执着。为了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执行法官们常常需要与被执行人斗智斗勇,有时要蹲守到深夜,有时要辗转多个地点。但正是一次次不放弃的坚守,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了当事人的心里。干警们用行动证明:无论案件标的大小,多么疑难复杂,司法为民的承诺永远不会打折扣。
发布于:河南省股票配资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